境外投资者看好中国资产中长期投资价值

2023-10-04 03:31 生财有道

  近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市场震荡加剧、跨境证券投资出现波动……不少市场人士担心外资更多配置人民币资产的趋势是否会改变。 ?多方信息显示,近期外资流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一些主流外资机构均表示看好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仍是大势所趋。

  外资流向没有根本改变

  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冲突、COVID-19疫情、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等突发因素影响,全球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加剧。但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我国金融市场外资流动有所增加。交易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从今年沪深股通交易情况来看,1、2月外资为净流入,3月转为净流出,4月转为净流入。从历史经验看,外资进入和退出是正常现象。一、近期外资流向和交易情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从结构上看,配置型和长期资金今年以来保持净流入。 “这表明境外投资者看好A股的长期投资价值,也体现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投资者看到这样的机会。”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日前接受媒体采访。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谈及跨境证券投资话题时强调,短期波动并不能代表外资流动的整体格局,更不能代表外资流动的整体格局。外资的长期投资意愿。随着市场消化一些短期因素并释放预期,外资机构对中国证券的投资将回归平稳状态,长期价值投资仍将是主要考虑。

  纵观较长时期,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呈现强劲趋势。 2021年,A股市场外资净流入达3846亿元,创近五年来最高水平; 2019年至2021年,进入我国股市的外资总额达8874亿元。

  在国际市场动荡加剧的背景下,有机构提醒,近期外资进出A股市场的势头依然较为缓慢。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金金近日表示:“我们注意到,与其他亚洲市场相比,4月份中国市场外资流动相对缓慢。新兴市场和亚洲公募基金继续保持高配置到A股,对冲基金也增持A股。”

  “外资对中国有长期、持久的信心,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看到。”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此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分论坛上表示。

  外资机构里“乐观派”不少

  今年以来,全球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加剧。不过,多家主流外资机构均表示,继续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

  一方面,更加精准有力的政策出台,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刘金金表示,近期养老金制度改革、鼓励保险机构扩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等具体有力举措,将引入更多长期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促进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杠杆作用更好资本市场的内生稳定机制。角色。

  另一方面,持续的开放态度增强了外商投资中国的预期和信心。高盛、摩根大通、瑞士信贷等国际知名投行正在进一步拓展在华业务。这表明不少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

   对于A股未来走势,外资机构中“乐观派”仍占主导地位。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报告表示,仍看好A股的投资价值,认为短期内A股可受益于潜在的宽松政策。瑞银证券董事长钱玉军表示:“我们观察到积极的政策信号,支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有望吸引海外投资者重返A股市场。”

  “中国金融市场对国际投资者仍具有很强的长期吸引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高水平开放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资产的对外吸引力不仅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取决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关部门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业内人士认为,外资投资中国市场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新一轮自主开放务实举措将加快实施。证监会4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有长期投资意向的优质境外金融机构在中国资本市场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或扩大持股比例。王建军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下一步,证监会将优化拓展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拓宽沪港通、深港通范围,抓紧纳入以ETF为标的,拓展和优化沪伦通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可互操作存托凭证的发行和上市;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实施;丰富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产品供给,推动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制度落地,稳步拓展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品种。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深化与境外监管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为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营造良好、可预期的国际环境。

  业内人士认为,坚持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开放,将为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未来外资布局将持续增加而不是减少。”摩根大通亚太区股票业务主管蒋明睿说道。